requestId:68c5a7e9d01783.47266744.
3月30日,四川涼山州木里縣發生森林火災,導致包括27名森林消防舞臺背板指戰員、3名地方撲火人員在內的30人身亡。媒體報道,這是自1998年以來,當地發生的首次致人死亡火情。
火災背后,是“全國林業第一縣”木里縣持續多年的森林防火拉鋸戰。豐富的山林資源與巨大的森林防火壓力如影隨形,而山高林密、溝壑縱橫的地形,無疑給木里的山火撲救增加難度。
木里縣林草局負責人楊仁奎2日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火災發生在森林無人區,起火的原因,初步判斷為“由雷擊引起”,此外,在撲救中發生“爆燃”。
事發兩周前,四川省森林草原火災案件調查復核工作組曾進入木里,對木里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提出九條整改意見和建議。其中,包括“經典大圖專(半專)業撲火隊伍力量不足”;“森林火災風險排查機制不完善”等問題。
全國林業第一縣
“一個木里,一半森林”,當地人說。
木里藏族自治縣,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活立木蓄積1.2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8.3%。政府官網顯示,木里是雅礱江重點森林生態區,也是中國生物多樣性重點保護地區之一。得益于豐富的自然資源,木里原始森林面積大,生態環境復雜多樣,野生動植物、珍稀特有物種較多。
木里縣人民政府官網數據顯示,全縣現有林業用地面積94.14萬公頃,其中,林地62萬公頃。這一數字,是四川全省的十分之一,全國的百分之一,以縣為單位,居全國之首。
豐富的森林資源,與巨大的防火壓力是一體兩面。
實際上,在一年中,木里林區至少有半年時間處于山火高發期。對于這一現象和規律,四川當地林業研究者多有論述。
由四川省林業勘察設計研究院主辦的《四川林勘設計》雜志曾于2011年9月刊發《木里林區森林火災撲救戰術探討》一文,作者是四川省木里林草局工作人員鄧遠明。
文中稱,木里林區“每年11月,至翌年6月,不足全年降水量10%,長達8個月干旱季節里,空廣告設計氣干燥,大風天氣日數多,風向隨地形變化異常,加之林區易燃針葉樹種多,林下可燃物堆積量大,進入林區人員活動頻繁,火險隱患多,形成了木里林區火險等級高、火災危害性大。屬于國家一級重點火險區”。
《中國林業》2005年7月20日曾刊發《回望木里大火——四川木里重大森林火災帶給我們的啟示》一文,其中稱,當年5月17日,木里縣東孜鄉重大森林火災,經過2000余名撲火人包裝設計員連續6天的“鏖戰”,終于被撲滅;5月23日,距東孜火場,直線距離約28公里,木里縣的水洛鄉原始林區又燃起大火,并于AR擴增實境4天后撲滅;6月1日,木里縣唐央鄉報告一場森林火災。
半個月中,連發三場森林火災,木里縣的防火攻堅戰從未停止。
四川省應急管理廳通報,今年以來,涼山州共上報森林火災21起、草原火災2起;2月份,應急管理部接報處理的54起森林草原火災中,涼山州就有18起。而2月以來,涼山州發生較大以及影響較大的森林火災16起,占四川全省的八成。
當地媒體報道,一個月前的2019年2月10日,木里縣三桷椏鄉里鋪村和高房子村交界處森林火災,過火面積約20公頃,未造成人員傷亡和重要設施損失。
“雷擊”與“爆燃”
根據官方通報,此次火災起火原因初步判斷為雷擊造成。此外,3月31日下午,火場突遇大風,產生“爆燃”,進而導致30名現場撲火人員罹難。
《安徽農業科學》2019年刊發的論文,曾對雷擊山火現象出現的條件做出過研究。
研究稱,木里地區氣候,呈“變干變暖”趨勢;氣溫呈“較強增加”趨勢;地降水量,呈“弱減少”趨勢。因此,隨著氣候的干暖化,森林雷擊災害極有可能增加。
北京市氣象局專家張明英稱,我國一些地方春天打雷被稱為“干雷暴”,因為打雷時沒有伴雨,這種“干雷暴”一旦形成落地雷,打到地面上,就容易引起雷擊火。這種“飛火”在風力的作用下可瞬間蔓延。
木里林草局負責人楊仁奎分析稱,“爆燃”現象并不多見,在其印象中,14年前的2005年,當地曾發包裝盒生一起特大森林火災,也曾出現過“爆燃”。
楊仁奎回憶,2005年6月1日,木里縣唐央鄉原始林區發生火災,“由于當時指揮及時,2600多名撲火人員緊急避讓,沒有一人傷亡,但后來發現,很多野生動物沒躲過這一劫,死于‘爆燃’。”
專家普遍認為風向、可燃氣體、地形是爆燃發生的主要原因。
北京市氣象局專家張明英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大圖輸出示,在海拔較高的山地,由于地勢互動裝置情況復雜,風向突變的情況并不罕見。而風向突變對于火場的救援人員來說,無疑最危險的因素。
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張國防稱,“爆燃”屬野外火中一種典型的極端火現象,“溫度非常高”。
一名參與救火的林防人員介紹,事發前,他與遇難犧牲的滅火隊伍相隔不遠,下午5時許,風向突變,導致預計的人員相對安全地帶變成了新的火場,大火猛躥并迅速向上撲來,“火勢太猛了,已經無法用言語形容。”由于事發火場不遠處有一個山崖,他們幾個人被迫跳往對面山崖求生。
參與滅火的西昌大隊四中隊指導員胡顯祿回憶爆燃發生時的場景:“我當時回頭看,山火躥至10多米高。” 胡顯祿稱,當時情況非常緊急,他和另外3名消防員翻過了面前一處歪倒在地約1米粗的大樹,得以生還,剩下6人都沒了消息。火起的一瞬間,幾乎看不清東西。
據當地參與滅火的村民介紹,地形復雜,尤其是雅礱江沿岸一帶山高坡陡,很多地方沒有路,也是給此次森林火災撲救工作構成的主要困難之一。
此外,木里縣森林腐殖層較厚,火不易打熄。植被茂盛也意味著可燃物大量存在。專家介紹,在一些森林地面植被長期堆積后,容易發生腐爛,進而產生大量可燃氣體,同時,與腐爛的可燃物混合后,突遇明火燃燒,導致“爆燃”發生。而一些山地的地形相對狹小,爆燃產生的影響會更加劇烈。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安全工程系副教授麻庭光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森林不去砍伐,放在外面就是燃料,不著火是不可能的。
“猝不及防”
木里的森林火災攻堅之難,除林業面積大,地勢、氣候等自然因素,或許也與撲火隊伍建設、森林火災風險排查機制等有關。
3月21日,木里縣政府官網發布《縣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四川展場設計省森林草原火災案件調查復核工作組反饋意見和建議整改責任清單》。
文章顯示,3月12日,四川省森林草原火災案件調查復核工作組曾進入木里,開展調查復核工作,對木里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存在問題,提出了九條整改意見和建議。
其中涉及機制和隊伍建設的有三條,分別是“專(半專)業撲火隊伍建設不規范,力量不足,信息不符,管理弱化等現象存在”;“森林火災風險排查機制不完善,縣上有安排,但基層單位落實不到位,甚至不落實,不反饋”;參展“森林防火各級責任書不規范,所負責任、值班值守等核心任務和工作體現不夠”等。
針對上述整改意見,工作組要求木里縣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成立整改領導小組,并在4月1日前書面上報整改情況。
火災發生前兩天,涼山州召開“全州森林草原防火調度電視電話會議”,部分前期工作力度不足的縣及鄉鎮主要負責人,作了檢討發言VR虛擬實境。
3月30日的大火,打亂了原定的工作計劃。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猝不及防”攤位設計,是木里縣相關部門負責人的“常用詞”。
今年3月7日上午,根據《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森林防火工作約談制度(試行)》,省委、省政府安排應急廳聯合省林草局曾到涼山州約談涼山州六縣(市)政府主要負責人。 據《涼山日人形立牌報》顯示,約談會現場,被約談縣(市)主要負責人也作了表態,并交流了當地已采取或計劃采取的管控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木里縣政府主要負責人現場承諾,將組建620人的鄉鎮撲火隊,加上縣上100人的專業撲火隊和森林消防力量,將有800人能在展場設計森林火災發生的第一時間場地佈置接受調度。 然而這支隊伍尚未建立起來,就已經有人倒在了這次火災中。
“防火縣”與“貧困縣”
災情發生后,有關“為何選擇撲救,而非放任燃燒”,“國內外救火專業性的高低”等話題,一度引發公眾討論。
海南省森林消防總隊辦公室主任劉福堂認為,我國目前在森林滅火的設備方面雖然不能完全和發達國家相比,但這一狀況已經有很大改進。“比如說飛機滅火裝備,1985年我到加拿大去考察,他們空中力量非常強。加拿大自己的林業部門和臨時奇藝果影像租用的飛機,一年就要有一千多架來服務于森林防火。裝備方面我們現在有了很大進步,過去只是在東北、西南包裝設計有航空護林,現開幕活動在基本擴大到全國多數省區都有,飛機也大量增加”。全息投影“我原來在黑龍江省的一個航空護林站當過副站長,那時候也就是十來架飛機,現在已經增加到20多架了,尤其是現在這個裝備,飛機載量、性能各方面展覽策劃都有很大的改進。”
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張國防稱,森林火災滅火是世界性難題,目前沒有一個國家能有效解決。首先,森林火災不同于普通火災,其在開放系統中燃燒。二是移動式燃燒,火災影響因素不斷變化。三是大型森林火災瞬間釋放能量,溫度高、燃燒劇烈,導致供氧不足,燃燒不完全會導致有毒氣體產生,對于開幕活動滅火人員而言危險很大。四是難以控制,火勢變大時,未知數很多,而且難撲滅。因此,面對森林火災,其實能采取的措施都是比較被動的。
龍先生是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退休老干部,他在分析此次火情時說,四川地形崎嶇,這些山風、谷風,在日落前后,會受到光照、海拔帶來的溫差變化影響,突然風力大增、風向驟變,火勢隨之反復、蔓延。 他補充道,“最夸張的一次,我在雅礱江邊上,見過大風把火球吹了四五公里遠,而且一旦燒起來,火場中心溫度有兩三千℃,再專業的消防員、再好的設備也沒用。”
此外,張國防還認為,中國與外國的情況是攤位設計不同的經典大圖,比如俄羅斯森林資源豐富,且人員稀少,林火對人員的影響較小。美國則依靠其預測系統權衡利弊,決定是否投入滅火。但是,我國由于人口眾多,森林資源寶貴,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后果不堪設想。因此我國對于林火以撲救為主。
與豐富的林業資源不相襯的,是木里的經濟水平。1994年,木沈浸式體驗里被確定為國家級“貧困縣”,2001年又被確定為“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
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辦公室一名張姓副主任曾表示,四川全省77.84%的森林面積,都位于貧困縣,森林就是當地農戶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而木里縣正是國家級貧困縣。
“火場附近有村鎮,燒下去不只林子沒了,老百姓也要遭殃。”
“防火幾乎是全員動員”
海南省森林消防總隊辦公室主任劉福堂,曾應原林業部西南航空護林總站邀請,多次飛越木里上空,木里縣山高澗深的復雜地理環境,給劉福堂留下深刻印象,他告訴新京報記者,“那里的森林火災不宜強撲”。
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大型公仔森林防火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撲救森林火災,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科學撲救,及時疏散、撤離受火災威脅的群眾,并做好火災撲救人員的安全防護,盡最大可能避免人員傷亡。
遇火情迅速撲救,成為了山火頻發的木里縣,舉全縣之力推進的“大事”。在這背后,是木里縣復雜的地質結構。由于地處青藏高原、云貴高原接合部,木里的大部分區域,是溝壑縱橫、切蝕深刻的殘余高原。
對于森林山火撲救來說,這樣的地形無疑會增加難度。
木里縣林草局副局長劉興林告訴新京報記者,當地有多項防火措施。
在火情預防上,木里縣在國有林區各主要路口、重要地段策展、瞭望臺設卡管制,加強火源管控。另外,在林區和人員密集的地方、中小學校,也會進行防火宣傳。
森林防火作為一項“全民任務”,還走進校園。劉興林說,森林防火“小手牽大手”活動,老師每月會安排專門森林防火課程,學生學習防火知識后,還需回家反饋,讓父母按手印、簽字。
目前,四川省政府已成立調查組,將對此次火災起火原因、救火過程、應急救援等工作進行調查,針對火災過程中的爆燃等細節問題,組織專家論證。
“確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木里縣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副指揮長呷龍告訴新京報記者,“山區里,著火了,大家覺得應該馬上滅火,但實際上,救火撲火,不能急于求成,要分析自然規律”。
呷龍稱,在這種只有巖羊能生存、其他動物都生存不了的地方,“我們去救火,非常危險”。
此外,呷龍表示,本次災情,也暴露出“需要參展有幾支專業性、半軍事化管理的救火隊,對地形進行熟悉”等問題。
呷龍坦言,要培養這樣的人才,只有精確保障,把救火隊伍建立起來,“就不用老百姓去救火”,盡管現在開幕活動,“我們幾乎是動員全員保護森林”。
新京報記者 李一凡 品牌活動王瑞奇藝果影像文 肖隆平 實習生 劉梓桐 王佳珺
TC:08designfollow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