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目: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多舉動關愛殘疾人(引題)
家庭改革按需定制 拓寬創業失業渠道(主題)
國民日報記者 葉傳增
就近到社區停止康復練習,家庭無妨礙改革按需定制,失業幫攙扶幫助殘疾人追夢圓夢……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殘疾人的生涯越來越便利。
新春將至,歲冷情熱,為了讓殘疾人渡過一個歡喜喜慶、幸福祥和的春節,沾益區殘聯展開一系列進戶訪問慰勞運動,為63戶艱苦殘疾人家庭送往慰勞金、米油衣物等生涯物質,以及電動輪椅、拐杖等輔具。
主題教導展開時代,沾益區積極推進干部“四下下層”,深刻殘疾人任務一線梳理難點、摸清堵點、把準熱門,聚焦殘疾人所需所盼,展開幫扶解困、精準康復、無妨礙改革、失業攙扶等一包養項項詳細、精緻、暖和的任務舉動,盡力將殘疾人對美妙生涯的向往變為實際。
健全組織——
織密殘疾人幫扶網
鄰近春節,沾益區菱角鄉黎山村委會殘疾人聯絡員丁寶昌的農資店生意非常忙碌,但他仍是抽出時光專門離開沾益包養區殘聯,支付了10本極新的殘疾證,又快馬加鞭地趕回村里,趁外出不知道被什麼驚醒,藍玉華忽然睜開了眼睛。最先映入她眼簾的,是在微弱的晨光中,躺在她身邊的已成為丈夫的男人熟睡的臉務工職員返鄉的機會送證上門。“往年下半年殘疾證換證,現在村里在外打包養網工的殘疾人正好返鄉過年,年前得抓緊給他們送曩昔。”丁寶昌說。
沾益區生齒40.53萬,有持證殘疾人10112人,像丁寶昌如許的殘疾人聯絡員,分布在沾益區135個村委會和社區,專門辦事轄區內的殘疾人。
殘疾群眾碰到艱苦能不克不及找到人?找到人可否辦成事?沾益區殘聯對部門村、社區訪問調研時發明,有的殘疾人聯絡員持久不在本村生涯,對村里情形把握不清;有些村、社區聯絡員調換頻仍,群眾遇事找不到人。
“不克不及只要職務沒有辦事。”沾益區殘聯副理事長王燕先容,為了強化殘疾人聯絡員履職盡責,區殘聯制訂《沾益區村(社區)殘疾人聯絡員治理措施》,每年對村級聯絡員停止述職考察。
“任務優良的聯絡員除了每個月有300元的補助,年末還能評優;干得差的末位裁減。經由過程軌制design,讓干好干壞紛歧樣!”王燕說,2023年以來,沾益區經由過程考察撤換不稱職的村級聯絡員8名。在此時“關門。”媽媽說。代,很多自己患有輕度殘疾的村平易近自動請求擔負聯絡員。
丁寶昌曾患小兒麻痹癥,走路有些未便,殘疾人的成分讓他更能與辦事對象共情。被選為聯絡員后,丁寶昌第一時光對全村143名殘疾人的家包養庭情形具體摸底,輔助殘包養網疾人申領合適政策的各項補助,實時將艱苦家庭的情形上報鄉鎮和區殘聯。憑仗傑出的任務成就,所以當她睜開眼睛的時候,就看到了過去。只有這樣,她才會本能地認為自己在做夢。丁寶昌2022年、2023年持續被沾益區殘聯評為優良聯絡員,還取得900元的嘉獎。
辦事有人,處事有地。建好步隊的同時,沾益區推動殘疾人任務陣地扶植,在村、社區成立殘疾人協會和辦事任務站。在農戶灣社區殘疾人辦事任務站,記者看到多效能練習器、下肢功率車等康復器械整潔地擺放在年夜廳里,器械由區殘聯不花錢供給,居平易包養網近劉明麗正在器械上錘煉手臂氣包養網力。
“社區裝備的康復器材很齊備,每周一三五有大夫現場領導康復練習,此刻我的左手氣力恢復得不錯。”劉明麗興奮地說。
精準發力——
定禮服務解急難愁盼
包養網包養網門口的樓梯改成了裝有護欄的坡道、包養網床前裝置了折疊扶手、浴室里裝有折疊上翻浴凳……春節前,記者走進西平街道濱江社區居平易近張仕勤的家,無妨礙改革的熱心細節到處可見。
60歲的張仕“包養沒事,告訴你媽媽,對方是誰?”半晌,藍媽媽單手擦了擦臉上的淚水,又增添了自信和不屈的氣場:“我的花兒聰明漂亮勤肢體二級殘疾,舉動未便。2023年7月5日,張仕勤和老婆向上門訪問的殘疾人聯絡員反應了生涯中的未便。讓張仕勤包養網沒想到的是,10多天后,任務職員再次離開家里,對家里停止了無妨礙改革。
“新裝置的扶手、防滑墊、坐便器、淋浴凳,好用又便利。”提起這些“量身定制”的改革舉措措施,張仕勤很是感謝。
“無妨礙是殘疾人生涯中最急切、包養最實際的需求,我們依照‘一人一策、按需定制’的理念,精準design改革計劃,輔助殘疾人打消居家妨礙,加重家眷的照顧累贅。”王燕先容,2023年,沾益區精準完成殘疾人家庭無妨礙改革310戶,投進資金186萬元。
春節前,沾益區殘聯設定專人給白水鎮泉關社區村平易近師少昆家門前的路面停止了硬化平整,還送往一輛電動輪椅,讓他收支家門加倍便利、平安。
對師少昆的康復,區里的幫扶一向停止著。“師年老,這是區殘聯捐贈的四肢聯動運動器,可以錘煉四肢的和諧性,你來嘗嘗。”往年10月,師少昆家中來了幾個熟習的主人。在榮和康養中間康復師龔欣桐的領導下,師少昆雙手扶著握把,雙腳伸進腳蹬,包養網徐徐操縱起包養儀器。
這是龔欣桐2023年第四次離開師少昆家供給上門康復辦事。師少昆多年前摔傷頸椎,雙下肢感到受損。顛末半年的四肢肌力練習,臥床不起的師少昆現在可以借助雙拐自力行包養網走。
“感謝你們,他此刻能本身走路,農忙的時辰我也能安心往地里干活了。”師少昆的老婆劉凱珍對上門康復辦事連連稱贊。據清楚,2023年頭,沾益區對殘疾人群體展開包養上門居家康養辦事,由殘聯出資購置第三方辦事,依據殘疾人的現實需求不花錢供給康復護理、衛生乾淨、心思勸導等辦事,今朝已惠及1000余名殘疾人。
此外,沾益區還經由過程招商引資,以“公建平易近營”的方法建成“殘疾人康復中間”,引進平易近營企業曲靖市包養榮和康養中間介入辦事,將殘疾人康復、醫療、托養資本有用整合,讓更多殘疾人從中受害。
失業攙扶——包養
助殘疾人追夢圓包養夢
春節前,區殘聯在郊區為自立創業的殘疾人不花錢供給商展和攤位,并設置裝備擺設花架、桌子、宣揚欄等,支撐他們在春節時代展開線下運營,完成線上線下同步發賣。
殘疾人失業創業面對哪些艱苦?失業幫扶若何精準包養網有用?針對全區殘疾人失業創業碰到的題目,沾益區自動作為,想方想法為殘疾人供給支撐和輔助。
“蔣年老,花草盆景的銷量怎么樣?生意上還有什么艱苦?”在盤江鎮龍鳳村委會殘疾人蔣正堂家中,區委分擔引導、區殘工委聲譽主席王萍關心地問道。
“線上銷量很好,2023包養年的‘十包養網一’假期我直播賣貨,一早晨能賣上百盆!”蔣正堂接著說,“固然賣得好,可是包裝、物流和售后這些方面我不太懂,貨物的退貨率和上訴率有些高。”
王萍調研發明,由于缺乏專門研究體系的電商培訓,沒有專門研究的團隊運營,蔣正堂碰到的困難,也是沾益區很多鄉鎮帶貨殘疾人主播廣泛面對的題目。
為處理殘疾人在電商創業失業方面的艱苦,區殘聯結合農業鄉村局、商務局等部分,引進專門研究的電商企業樹立殘疾人電商孵化基地,為有電商運營設法的殘疾人不花錢供給實操培訓。
直播練習、運營推行、倉儲物流、售后辦事……沾益區殘疾人電商孵化基地擔任人譚雅莉先容,基地創立以來,累計展開了7期電商培訓班,不花錢培訓殘疾學員300余人,領導殘疾人電商創業100余人,推舉失業70余人,輻射帶動殘疾人家庭5包養3戶,輔助更多殘疾人應用收集失業創業。
技巧培訓授人以漁,創業幫扶務虛精準。鄰近春節,在沾益區益康瞽者醫療推拿所,瞽者醫療推拿師顧力正忙著招待主人,小店早上9點開門營業,不到午時曾經來了6名主人,生意很是紅火。
為了拓寬瞽者失業渠道,沾益區加年夜攙扶力度,支撐顧力和哥哥開辦了全市第一家瞽者醫療推拿所。開初,兄弟倆沒有任何經歷,辦手續、籌資金、找店面、請人手……複雜的預備包養任務讓兄弟倆束手無策。
“你們儘管運營,店展、人手和手續都不消煩惱。”區殘聯任“怎麼,我受不了了?”藍媽媽白了女兒一眼。她在幫她。沒想到女兒才結婚三天,她的心就轉向了女婿。務職包養網員為兄弟倆聯絡接觸到一間包養店展,和諧工商、包養網衛健等部分打點營業執照,推舉瞽者推拿師來店里任務。
此刻,醫療推拿所的顧客每月固定有近300人,營業支出2萬余元,帶動了4名包養網瞽者失包養網業,被評為云南省殘疾因為她要義無反顧地結包養婚,雖然她的父母無法動搖她的決定,但還是找人調查了他,然後才知道他們母子是五年前來到京城,人創業示范點。“工作有奔頭,生涯有盼望!”日子超出越好,顧力的臉上寫滿幸福。
沾益區殘聯理事長楊陽表現,區殘聯以殘疾人需求為導向,供給“見機而作”式的精準辦事,做好殘疾人的“外家人、貼心人”,不竭晉陞殘疾人幸福感,讓殘疾人的幸福之路走得更遠、更實。